跳到主要內容
:::
學校願景

本校前身為國立臺南高農,自一所高職轉變成為綜合型高中,辦學績效為臺南地區成長最為迅速的學校。自改制以來本校教育核心理念就是在培養一個健全的學生,此健全的學生,不僅有全備的通識包含知識、見識和器識,更重要的是能培養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完美的道德、持續的學習和宏觀的眼光。


學校願景是校務發展方向的引領,代表學校發展的方向、做法、 風格和價值觀,目的在形塑學校文化,特別是本校具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兩種學制,能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學術涵養、職業教育技術導這兩個層面,尤其十二年國教啟動後,面對未來教育環境的各種衝擊,期待凝聚全校共識,在既有學校核心理念下,擬與同仁努力的辦學的核心價值是:幸福快樂、優質學校-培育「具有國際觀,與世界接軌的新時代公民」。希望學生在優質的環境之中能快樂學習,從內心散發出來的快樂感那就是一種幸福,自己能尋求幸福,也能共創班級團體的幸福。在此教育核心價值之下,用心實現教育理想,希望形塑的學校意象、風格和文化,並以簡捷易記為原則,提出五項學校願景:人文(Humanities)、創新(Innovative)、多元(Multivariate)、適性(Adaptive)、永續(Lasting),茲將其要義分述如下:


一、「人文(Humanities)」代表「人文素養」,當然也包含藝術涵養層面,希望透過人文教育提昇對人的敏感度來培養人道精神,厚植深具人文與藝術涵養的現代公民,營造具有人文與藝術氛圍的優質校園。


二、「創新(Innovative)」代表「創造學習」,鼓勵開放思考及動手做的學習態度,進而形塑啟動未來創新的人才;學校的學習有創意,引領學生的思維更靈活,表現自然不同凡響。


三、「多元(Multivariate)」代表「多元卓越」,強調尊重、合作、溝通的品格,具備在地出發、世界宏觀的多元視野,進而形塑卓越領導人才,同時能發掘孩子的多元智能,同樣重視每種智力,塑造讓學生發展個人才能的環境。


四、「適性(Adaptive)」代表「適性揚才」,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讓每個學生都能選其所適、愛其所選,進而成就每個孩子,這也是綜合高中的價值之一,希望能函養自我適性選讀的終生學習態度。


五、「永續(Sustainable)」代表「永續教育發展」,包含校園規劃與建築、校園生態循環、能源資源與應用、安全與防災等,逐步達成綠色學校。

學校願景圖

學校發展願景

 

校務發展藍圖

為營造幸福快樂、優質學校-培育「具有國際觀,與世界接軌的新時代公民」的學校核心價值,塑造4H兼優的學生學習圖像,以培育具有國際觀,與世界接軌的新時代公民。提出學校四個發展目標:
一、多元適性學習,推動國際教育(達成願景:多元、適性)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強調落實學生適性多元選修,各領域課程綱要已降低共同必修學分,增加選修空間,學校所開設之選修學分數應為學生應修習學分數之1.2 至 1.5 倍,以增加學生適性修課之選擇及機會;未來亦將依據新課綱總綱規定,設置課程諮詢教師,提供學生選課輔導與諮詢,以積極引導學生適性學習及發展。所以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思考角度,強調適性學習、多元智慧的應用,成就每一個孩子。此外,學生要能與國際接軌,學校就要重視國際教育,培養學生世界公民的意識,透過教育國際化的過程,瞭解國際社會,發展國際態度,培育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化人才。


二、精進創新教學,強化教師專業(達成願景:多元、人文)

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學知能是教師有效教學的基礎,所以能強化教師專業,提升教學知能,並將教師的增能收斂目標為精進教學,因為教師的創新教學是帶動學生表現創新的重要關鍵,為因應教育變革及未來社會發展趨勢,教師亦需具備多元軟實力,透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LC),跨科或是跨校共同備課,藉由資訊融入教學、行動學習等策略導入創意教學,同時善用教學數位平臺、翻轉教室工作坊,彙集相關標竿案例,提供教師教學的重要資源,尋求未來教師創新教學的多元可行途徑。

三、深化務實致用,落實操作實習(達成願景:多元、創新)

發展務實致用之專業群科特色課程,以促進綜高學程之特色發展,以實務操作為原則,並應著重於結合學校特色、學生就業進路需求及跨科整合之實習課程以形塑學校辦學特色,確實建構職教課程內涵,順應產業興革之現狀,充分鏈結產學動態,以徹底達到學用合一的終極目標

四、營造幸福校園,活用校地資源(達成願景:永續)

所謂幸福校園包含形塑溫馨校人文校園、發展科技校園、呈現藝術校園、建構安全校園、建置健康校園、力呈永續校園、建立無障礙校園,特別本校占地三十餘公頃,校地廣闊,除了一般教學區外還有農牧綜合園區、設備完善的探索教育園區,還有歷史建物舊職務宿舍區,將廣大校地系統性思考再活化,提供學校發展的資源。

辦學具體措施
學校發展以校務發展藍圖為方向,達到以學生為主體-適性發展、教師為中心-專業教學、家長為助力-鼓勵參與、社區為資源-互助共榮的理想,茲將辦學具體措施陳述如下:


一、為達成「多元適性學習,推動國際教育」目標,擬定以下措施,積極實踐達成目標:


1.生涯輔導適性教學
(1)協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與準備、未來進路與發展
(2)規劃生涯進路輔導-志願選填、四技二專升學管道、申請(甄選)入學模擬面試、備審資料準備、模擬面試、高三升學資訊網頁。
(3)推動社區團體與學校互動機制,分享生涯經驗。
(4)建構學生學習歷程系統,學生藉此資訊平臺,建置個人學習心得、記錄學習過程及成過、累積個人完整的修課紀錄與學習表現檔案,於升學時提送大學或是科大審查。
(5)落實學習成效不佳預警輔導追蹤,強化補救學習成效。
(6)提升拔尖學習成效。
(7)辦理學程分流、選組家長說明會。
(8)完善學程分流輔導、選組輔導,並加強大學科系探索、生涯規劃輔導。
2.培養終身學習態度
(1)透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培養積極的學習動機。
(2)激發高昂的學習興趣-辦理定期考、模擬考、進步獎獎勵,辦理學測、統測前誓師激勵活動。
(3)幫助學生建立可達成的學習目標-輔導學生、班級訂定超越自我指標
(4)培養堅強的學習意志-透過演講、影片榜樣激勵,建立同儕共學機制,強化家長-導師-科任老師聯繫機制。
3.強化創意思考能力
(1)鼓勵各科研提教學特色方案,例如:國際文化週、STEM科學/科技/數學等跨科特色、遠哲科學創意週、創意發明。
(2)設置創課教室,鼓勵學生動手做,發揮創意。
(3)辦理或參加創意競賽活動,例如專題競賽、科展、機器人大賽、遠哲科學、創意發明競賽、抗震盃競賽等
4.提升藝文美感素養
(1)創造美感教育環境,推廣生活美學運動。
(2)重視藝術與美感之課程與教學。
(3)創造美感環境,推廣生活美學。
(4)推動當前藝術教育相關政策及計畫,例如美感教育計劃、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協助藝術類社團成立及發展等。
5.提升師生國際視野
(1)從中小學國際教育所涉的「融入課程、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國際化」等四個面向,推動國際教育。
(2)積極推動國際教育交流計畫-透過接待國外教育團體、到國外實地參訪或體驗當地教育環境,或安排扶輪社支外籍生就讀,以培養學生外語能力、瞭解多元文化
(3)精緻化辦理國際教育旅行,於教育旅行之中融入更多教育元素並能與國外學校締結姊妹校,邀請互訪。
(4)強化學生參加國際交流及國際教育活動所需的多元外語能力並鼓勵學生體驗國際競合經驗,厚植邁向國際舞臺的實力。
(5)添加國際化的學習元素。
二、為達成「精進創新教學,強化教師專業」目標,擬定以下措施,積極實踐達成目標:
1.規劃適性多元課程
(1)儘速完成12年國教新課綱施行之規劃及試行。
(2)配合新課綱降低共同必修學分,增加選修空間之方向,提供加深、加廣課程供學生選讀。
(3)擴大學校開設多元選修課程的能量與品質,從現況中精進,逐步銜接新課綱的理念、精神與架構。
(4)協調大專校院到校開設預修課程,供學生選修。
(5)協調大專校院、社會教育機構或文化機構師資到校開設多元選修課程
(6)善用「彈性學習時間」,包含學生自主學習、選手培訓、充實補強性課程及學校特色活動等。
2.建造雲端教學平台
(1)建置校內線上學習系統,併同免費資源(均一教育平台、DeltaMOOCx、大學端磨課師平台),配合學生彈性學習時間,利用自己的載具,或是由學校登記借用之載具,讓學生能加深加廣學習或是做為補強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
(2)提供校內教師雲端教學資料之建置,提升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之方便性。
3.多元化教學與評量
(1)鼓勵教師除了傳統口述教學外,能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口頭發表、實際操作、學習共同體,並應運用資訊設備、教學媒體、行動載具輔助教學進行,營造學習氣氛。
(2)多功能學習-融入不同議題,豐富教學素材,達到認知、技能、情意三合一之學習目標。
(3)以內涵多元、過程多元、方式多元、計分多元,實施評量。
4.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1)提升教師評量專業,辦理試題分析研究、辦理教學評量技術研討、教學觀摩。
(2)鼓勵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LC),辦理跨科、跨校共同備課。
(3)創新或優良教師獎勵方案:教材編選、教學設計創新、教學研究創新、教學指導優良績效。
(4)辦理學校增能工作坊,有效促進教師精進能量。
(5)辦理新進教師輔導。
5.設計創新教學方法
(1)提升教師知能並收斂成果轉化為創新教學。
(2)鼓勵教師製作優良數位教材,學生利用行動載具,透過教學資源平台與各搜尋引擎,讓學生在不受限制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加深增廣的線上學習
(3)善用行動學習策略,改變教師之教學模式,並活化教室內之教學歷程。
(4)研發不同科目應用行動裝置於教學之教學活動。
三、為達成「深化務實致用,落實操作實習」目標,擬定以下措施,積極實踐達成目標:
1.發展群科教學特色
(1)凝聚各學程共識建立各學程特色課程-提及某職業科別就聯想到本校某個學程所實施的課程
(2)以大學合作模式(垂直整合)、校際夥伴模式(水平互助)、產學合作模式(左右逢源),三面向緊密配合營造學程特色。
(3)透過「發展務實致用特色課程實施要點」計畫之補助,發展務實致用特色課程。
2.充實實習教學設備
(1)使各學程實習教學設備符合12年國教新課綱學校本位課程設備標準,落實技職教育目標,強化學生專業技能。
(2)持續申請第三期技職再造經費,汰舊實習設備。
(3)透過優質化、均質化計畫,更新實習、實驗設備。
(4)加強實驗室教學支援,改善專科教室設備管理。
(5)整合教室資訊教學設備,建置班級數位講桌。
3.務實專業技能精進
(1)強化課程體系與實作能力養成。
(2)建立實作及問題導向之學習型態。
(3)規劃職能導向課程內容,鼓勵學生取得相應之職業證照。
(4)配合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實施辦法,豐富實習課程內容,提升師生專業技能。
(5)透過大專院校師資實務課程、場地設備,協同專業技能精進輔導
(6)鼓勵參與職科技能競賽。
4.強化安全衛生教育
(1)課堂強調實驗室(實習工廠)安全衛生守則及相關規定,將安全衛生觀念納入教學活動中。
(2)重視實習及實驗場所安全管理(瓦斯管理、化學藥品、不明藥品、實驗室廢液、電氣設備、…等),防範造成校園危險。
(3)檢視全校緊急應變措施及通報程序,灌輸師生緊急應變觀念。
(4)檢視實驗室消防設備位置暨逃生避難方向示意圖。
(5)落實「整理、整頓、清潔、標準化、教養」做好安全衛生管理,防止實習工廠工安意外。
5.涵養職業道德倫理
(1)課程中加強職業道德與倫理教育,培養正確之工作價值觀。
(2)落實實習課程之操作,養成學生做事踏實的敬業精神。
(3)教師經常灌輸正確觀念以身教、言教、境教潛移默化學生職業道德倫理。
四、為達成「營造幸福校園,活用校地資源」目標,擬定以下措施,積極實踐達成目標:
1.營造溫馨校園環境
(1)營造溫馨校園文化,打造附中故事樹(書)的網路平台,以每則故事比喻成一隻故事樹上的小松鼠,希望將每隻小松鼠背後的正向、溫馨、勵志的感動故事,透過網路、分享散撥於校園,形成一種正向力量。
(2)落實正向管教的理念,協助學生發展自尊、自我控制,並與別人建立健康和諧的關係。
(3)透過相關非正式課程活動,整合言教、身教、制教、境教、心教,推動品德教育。
2.營造人文學習環境
(1)學校是師生、校友和社區居民的生活空間,學校應形塑具有人性關懷及教育理念人文環境,以發揮「人、境」互動,潛移默化的境教功能。
(2)設立南附TED,邀請達人、校友或是同學針對自己擅長的主題進行精彩的演說。
(3)舉辦文藝相關活動、文藝競賽、文藝展覽等活動,呈現藝術校園。
(4)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閱讀心得寫作比賽、小論文比賽,培養文藝寫作能力。
3.樂活諮商輔導環境
(1)充實學校輔導設備,增進學校輔導教師工作效能。
(2)依學校輔導工作場所設置基準改善輔導環境,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成效。
(3)發揮探索園區場地優勢,配合探索課程之實施,實施班級輔導建構班級向心力。
4.美化優質校園環境
(1)由校內立校園環境美感教育籌劃工作小組,勘查校內景觀突兀、違和之景點規劃美化及改造計畫,以建立校園整體美感。
(2)設置各項藝術設施和作品,包括公共藝術,以美化校園,營造校園主題學習情境。
(3)定期養護校園的綠化、美化環境。
(4)維護校園植物標示牌,編輯校園植物圖鑑,成立校園網路植物園,透過植物標示牌之QR code快速瀏覽網路植物園資料,並可融入生物科或是園藝學程的教學活動。
5.營造幸福校園環境
(1)發展科技校園-建置多功能數位校園平台以整合學校行政系統,並規劃網路作業系統例如差勤管理、設備報修、教室預約、教學設備借用、校園電力監控及管制等。
(2)擴大校園無線網路涵蓋率,利用管制系統管理學生帳號登入及開放時間。
(3)建立無障礙校園持續改善無障礙設施,改善校園不友善角落。
(4)建構安全校園-加強校園死角之警示系統、廁所安全警鈴系統、監視系統之整合。
(5)檢視校園建築,系統性思考,整體規劃校園環境,活化廣大校地利用,力呈永續校園。
(6)申請老舊校舍改建、訂定歷史建物區整建時程、加速圖資大樓興建。

 

願景

辦學願景與目標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