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好書推薦 / 廖玉蕙/請讓蘇東坡安息吧!

廖玉蕙/請讓蘇東坡安息吧!

      去學校給國、高中學生演講,會後,常有學生前來切磋作文策略,其中最常被提起的就是:「我們老師常教我們背誦名言佳句與成語,在適當時機穿插進文章中。您覺得這對作文能起加分作用嗎?」

      這問題直指核心,卻不容易回答。重點在於「適當時機」的拿捏常常失準,學生一旦被明示了這種存心,往往就強塞硬拗,不管是否適當。這不由讓我想起幾次參與大學學測與指考閱卷的觀察。

      無論指考或學測,蘇東坡總是疲於奔命,年年不得休息,學生老喜歡請他老人家出來助威。不管考官出什麼樣的作文題目,都有學子堅持讓蘇東坡替他說說話。冬日寒冷,學測時,蘇東坡穿著棉袍出來;夏日炎炎,指考時,他一樣不得閒,就算拄著竹杖穿著芒鞋,依然得風塵僕僕進考場。蘇東坡被公認是考場中的當紅炸子雞,沒了他,學生簡直不知如何下筆。

      大學時,我在幼獅文藝打工,近距離接觸文學。有位作家曾對著動輒引文炫學的作品大搖其頭:「你們中文系出身的作家常喜掉書袋,成語氾濫,有時反成累贅。」當時我便深自惕勵,將來若從事寫作,千萬別落入如此窠臼。

      喜愛寫作的人,很可能都有過閱讀後勤作筆記的經驗。年少時的我,很喜歡抄抄寫寫,喜愛的句子也好、段落也罷,常不厭其煩的抄錄在精美的筆記本上,感覺心裡好踏實。當時並沒有什麼功利的想法,從來不是為了作文的徵引蒐集材料;偶爾拿出來複習反芻,感受內心無比的喜悅。成語使用也是,隨著學習積累,順手拈來,沒有刻意。如今回想起來,這些被抄錄的文字,往往內化成文學的積澱,像春天撒下的種籽,保不定哪天便要長出嫩芽,進而開出花來。若存心記誦,準備隨時套用,必淪為呆滯匠氣,常顯矯揉造作。

      其實在作文裡引用名人佳言或成語如果太勉強,跟講話必掉書袋的討厭殊無二致。電視裡的一位所謂「名嘴」,言必稱彼得‧杜拉克、邱吉爾、杜威…,他將此厭套發揮得最淋漓盡致。把名人佳言作為發端語辭,依我看來除了炫耀才學外,對遊說本身非但毫無助益,反是一開口就教人倒盡胃口。

      另外,現行國語文教學中,過分強調修辭與格式,往往造就出一種不得體的文藝腔,由公布的高中會考作文六級分卷子可以看出端倪。文藝腔十足作文,被舉為範本,我以為十分不當;雖然以國中生而言,也算不容易了,但讓考生誤以為要如此,才能得高分,頗讓人不安。這就好比立委質詢時,提出全國國中生在畢業前,需去兩廳院看表演、去故宮看展覽,說可以強化「美感教育」一樣的荒謬。這種流行的數量管理思維,正暴露出台灣學生之所以缺乏美感素養,根本問題並不是因為太少參觀故宮或聽音樂會,而在於學校教育誤以為美感只能存在故宮或出現在音樂會裡,忽略美感最該落實之處,其實在食衣住行裡,而不只掛在故宮的牆壁上。作文的美,也絕不是虛偽矯情的藻飾,最美的是真誠無偽的心意與自然開展的論述,很擔心公布如此空洞的修辭範例,會造成新世代的八股制藝。

      總之,無助文章發展的文藝腔調,盡量割愛;一般人也可以說出的話,不必徵引名家說法;可用現行語彙傳達的,不需刻意使用成語。另外,請讓蘇東坡安息吧!

 

(作者為作家,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2014/08/01 聯合報 http://udn.com/

書

跳至網頁頂部